加工工艺
优势
CNC加工
高精度、自动化及复杂设计能力。
CNC铣削
适合复杂形状,高精度,支持多种切削刀具的多功能加工。
CNC车削
适合圆柱形零件,高速加工,表面光滑。
CNC钻孔
快速、精准的孔加工,深度、直径和位置一致。
CNC镗削
高精度孔扩大,改善表面质量,公差严格。
CNC磨削
实现光滑表面,高精度公差,高去除率。
多轴加工
支持复杂几何体,精度提升,缩短调试时间,减少误差。
精密加工
卓越精度,高品质表面,满足严苛应用公差。
电火花加工
精准复杂切割,适用于硬质材料和复杂结构。
材料选择
应用
超级合金
执行器、齿轮、高温密封件、精密组件
钛
轻量结构件、执行器、机器人臂、紧固件
铝
机器人框架、结构组件、传感器、外壳
铜
电线、电机、连接器、电源分配单元
黄铜
轴承、衬套、齿轮、精密紧固件
青铜
轴承、齿轮、执行器、衬套
碳钢
结构支撑、框架、机械连杆、支架
不锈钢
执行器、机器人臂、传感器、精密紧固件
塑料
非结构件、外壳、绝缘、外罩
陶瓷
绝缘材料、摩擦组件、传感器、耐磨零件
设计重点
专业指导
应用公差堆叠分析。对运动关键的自动化零件轴、衬套和导轨型材采用ISO 286 IT7–IT9配合。
根据载荷循环、温度和滑动界面选择耐疲劳合金(如42CrMo4、7075-T6)或优化的摩擦学高分子材料(如PEEK、PTFE)。
标准化孔位图案(DIN 55101、ISO 9409-1),采用定位销基准,支持与直线执行器、传感器及机器人末端执行器的快速集成。
设计嵌入式槽口或M12开孔用于传感器安装和电缆导管,确保电磁兼容(EMC)屏蔽连续性,保证信号完整性。
通过有限元分析(FEA)验证结构在循环载荷下的表现。保持安全系数≥1.5,确保100万次以上使用寿命。优化肋结构几何,实现往复机构的刚度-重量比。
设计单方向维护访问。包括带槽紧固件、清晰的工具路径及视觉识别标记。模块化组件设计以减少零件更换时的停机时间。
界面零件采用匹配的热膨胀系数(CTE < 15 μm/m·K)。使用绝缘套或槽口隔离热源,防止线性导轨系统的尺寸漂移。
采用弹性衬套或调谐质量阻尼器抑制共振。对安装于伺服台或精密组件上的振动敏感零件进行模态分析。
施加适当处理——阳极氧化提升耐腐蚀,硬铬减少磨损,干膜润滑剂适用于间歇运动下免维护轴承表面。
限制紧固件类型和装配工具。集成定位特征及补偿公差衬套,支持自动生产线或机器人工作单元的快速装配。